刊名:新丝路(上旬刊)
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ISSN:2095-9923
CN:61-1499/C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9
期刊分类:社科综合
期刊热词:
国有企业,高职院校,小学数学,小学语文,一带一路,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企业,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国有企业,教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高职院校,党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乡村,大学生,高职院校,高校,经济带,扶贫,互联网,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学刊,经济走廊,学科建设,经济合作,全球治理,人文交流,人文,
施琅将军履行不杀敌人的诺言,于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接受郑克爽降表的第七天参拜了郑成功庙。 施琅将军在虔诚的地方点着燃素蜡烛,敬檀香,斟酒,鞠躬拜祭郑成功,念着祭文《告郑成功庙文》,大声说着,听的人都感动了。 “庐中贫士,义所不为。 正义之恩,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已经有了。 ”施琅将军
能够高义雅怀,摒弃前嫌,连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也不能做到如此啊!康熙帝收到施琅将军题呈的捷报,十分欣喜,赞誉施琅将军建立丰功伟绩。九月初九日,康熙帝颁赐施琅将军《御制褒章》,次日,着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候,世世代代继承爵位。同一天,康熙帝又颁布了《封侯制诰》。
二、施琅将军是一位具有远瞩眼见和魄力的政治家。
郑氏集团归清之后,清廷对的弃留议论不一。甚至连康熙帝都想要放弃统治,认为“是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将军并没有放弃,认为是的军事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国外强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失而复得。施琅将军积极主动要求清政府能够把纳入版图管理。
于是出现了史上著名的“恭陈弃留疏”奏折(详见施琅《靖海纪事》),传颂至今。施琅将军于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书,大声疾呼“断不可放弃”。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康熙帝接受施琅将军的建议,将台、澎收入版图,在设立一府三县,归属福建省管辖。并派兵驻守,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
施琅将军此时就对西方殖民者有这般的清醒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这一贡献,比起收复来说,在反对西方殖民者的问题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正因为施琅将军的远大政治眼见,使得我们今天才能通畅沿着一带一路的国家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正符合我国当今的国家战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在施伟青教授所著的《施琅将军传》一书中,从另一个方面阐述施琅将军也是具有外交能力的政治家。据英国驻台商馆工作人员托马斯·恩基尔和托马斯·沃罗豪斯的记载,施琅“颇知欧洲人之风俗习惯”。英国商馆曾在三藩叛乱期间运售武器、火药给进入大陆作战的郑氏集团,并加以指导如何使用大炮。施琅将军得知情况后,严厉指责英商馆工作人员“为满清皇帝之阴险敌人”,其作为“违反一切国家之惯例及平等之原则”。正因为施琅将军对西方法律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相当了解,要求英方作出答辩时,英商馆工作人员竟“甚为惶恐,不知应如何应付”。
另一传说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收复后施琅将军给康熙帝谏言,攻打。施琅将军在信中写到,盘踞海外作乱,自前明到今天已有百余年,今锐气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之兵伐之,永绝倭患,安定东南。这个计划因多种原因还是被康熙帝否定了,最终彻底被搁置。
三、施琅将军是一位具有高超的经营手段和管理能力的经济家。
攻台后,施琅将军采取积极有效的农耕政策,开发农田,修建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先后颁布了《晓谕澎湖安民示》、《安抚谕诚示》、《谕安民生示》和《严禁犒师示》等一系列,实行了“村落巡礼”,免除三年徭役税赋,激发民众生产积极性。同时,1683年施琅将军收复之后,积极主张开放海禁。在《海疆底定疏》建议康熙帝“重申海禁”,恳请朝廷开禁复界,出海兴贩贸易。
次年即1684年施琅将军在厦门设立有史以来第一个海关---厦门海关。道光版《厦门志》说,“厦门海关始于康熙二十二年,既入版图,靖海候施琅请设海关,于二十三年设立,派户部司官一员,榷征闽海税务。”闽海关监督署,又称户部衙门,其初设在养元宫边,后迁至钱炉灰埕的江夏堂,址在今文安小学处。
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也有记载,1684年12月19日,英船“快乐号”(DELIGHT)离开厦门后,“厦门就设置了海关”。随后清政府才开始陆续设立闽、粤、江、浙海关。厦门海关自从1684年一直到1909年(清宣统之年)存在了200多年,才迁址,之前称“常关”。“筑新关廨于海后滩”,之后,厦门海关又称“洋关”。施琅将军可谓是海关的先驱。
同时,施琅将军兼负着对外贸易的管理工作,由于对外贸易发展,洋行随之出现,这种“洋行”并非洋人所办,而是由商人经营的中介团体,获得海关监督和提督许可,便能承揽外商的进出口贸易。厦门作为“通洋正口”、“商贾,番船楱集”、“不减通都大色之风”。当时每年征收的关税税金10万两银子,达到整个福建省的全年税收收入七成左右。于是,厦门因此有“闽海关第一口岸”之称。清代就有人写到“厦庇五洲客;门收万倾涛。”来形容厦门的繁荣昌盛。
文章来源:《新丝路(上旬刊)》 网址: http://www.xslzzs.cn/zonghexinwen/2022/1213/893.html
上一篇:新丝路论文前言(新丝绸之路论文)
下一篇:新丝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所谓的多看书)
新丝路(上旬刊)投稿 | 新丝路(上旬刊)编辑部| 新丝路(上旬刊)版面费 | 新丝路(上旬刊)论文发表 | 新丝路(上旬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新丝路(上旬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