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新丝路(上旬刊)
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ISSN:2095-9923
CN:61-1499/C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9
期刊分类:社科综合
期刊热词:
国有企业,高职院校,小学数学,小学语文,一带一路,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企业,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国有企业,教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高职院校,党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乡村,大学生,高职院校,高校,经济带,扶贫,互联网,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学刊,经济走廊,学科建设,经济合作,全球治理,人文交流,人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丝路下的中小城市品牌形象塑造(2)

来源:新丝路(上旬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1 17: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推进产业化建设,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一增强产业化发展意识。即在城市的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

(二)推进产业化建设,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一增强产业化发展意识。即在城市的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组带,对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生产、销售、服务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如某中小城市主要是以畜牧业发展为产业特地,要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求通过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延长了畜牧业的产业链,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最终带动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制度建设等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各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集聚发展,延长产业链,引进或鼓励外来优秀企业能够以自主创办、领办合作社或参股等形式,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和影响能力;通过项目建设补助、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等方式鼓励或引进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深度化发展。

(三)构建中小城市品牌形象的发展新模式

第一是对于中小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而言,要求能够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展开更新换代。通过转换生产经营主体、改善产业组织形式、改革调控监管方式、完善保障服务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第二是要求能够实现“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利用产品、品牌优势,发展城市电子商务,丰富城市的产品,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产+加+销+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广公司+个体,产加销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在城市内部形成“城市自律、社会监督、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监管调控模式。建立政府部门主导城市品牌建设调控监管模式,由政府统筹规划,以信息技术的嫁接应用为基础,推动畜牧城市的数字化生产和信息化交流,探索建立城市信息大数据库,制定智慧城市数据标准、共享标准、共享原则和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城市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让大数据为中小城市发展服务。第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完善人才保障工作要求理清城市发展中现有的人才结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利用政策优势引进优秀的城市建设发展人才队伍。还要求能够通过参加和举办各类培训学习班等形式对城市建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要举办各个产业发展的培训班,邀请行业的精英向中小企业的人员传授创业发展科学技术,实地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丝路下,社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城市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是重中之重。而中小城市如何在现有的发展趋势下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小城市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还要求城市能够转变自己的产业结构类型,大多数中小城市都承担着一二线城市辅助区的功能作用。

[1]张昕.“丝路”特色小镇设计中的文化表达—以云南丽江东方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技艺,2019(03):123-125.

[2]王丽.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探究—以丝路起点大唐西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7(24):94.

[3]胡纯.丝路旅游品牌的节点城市依托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4]张小语,管风刚,韩美堂.丝路扬帆,创新发展—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J].走向世界,2015(16):56-59.

[5]邓红霞.兰州“丝路夏宫”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J].中国包装工业,2014(06):63-64.

全球化时代下,人们的生活需求、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而城市的经营建设同企业产品一样,需要拥有个性、气质和风貌才能够在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此同时在新丝路下,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平台,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政策、资本等支持的同时也为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压力,若是中小城市无法在此背景下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构建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则其势必会在发展中湮没,城市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特点也将不复存在。对此中小城市展开品牌形象的构建至关重要。一、新丝路下的中小城市品牌形象特点在现代社会发展规划中,城市不单单是一个行政概念,其更是一个品牌形象,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战略规划、城市的资源特点以及城市的文化内容。因此利用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能够让城市文化、特色以及自然得到推广发展,能够让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具有更强大的发展活力。依照企业品牌形象的构建可知,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同样需要拥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是独特性。城市形象的目的是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但是当前我国城市的品牌形象塑造中具有千篇一律的特点。如城市旅游开发歌剧一样,都是一样的老街、一样的食物,许多当地特色文化、特色食品都在此趋势下变得同化。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多元化的发展下人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情感需求,因此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必须能够以独特性为主要的创建原则,如此才能够让中小城市在新丝路发展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外来人才。第二是关联性。城市品牌形象是同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小城市自然风貌、自然环境等要素之间息息相关的。只有把握住城市既有的文化、历史、经济等特点,将其当作是城市品牌形象的主要元素所在,才能够让城市品牌形象越发的深入人心。如罗浮宫、巴黎铁塔是巴黎这个城市的品牌标志,一说到巴黎人们会想到这些地标,而一提到这些地标,人们也会自然想到巴黎这个城市,继而对巴黎的人文、经济展开延伸探讨。第三是可视化符号。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趋同,对于城市自然环境的改造也出现统一化特点,逐渐让城市丧失了原本的独特的代表符号。因此在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中必须能够通过各种可视的符号,有意识、有计划的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将城市的各种特征向着社会展示和传播,从而形成对各个中小城市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二、新丝路下的中小城市品牌形象创建现状第一是基础设施差。虽然中小城市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中标准化、规模化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小城市的许多企业在发展建设中仍旧存在设施简陋、设备不配套等情况。一些主要企业车也还达不到标准化程度,存在生产设备、配套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的状况。城市建设发展体系、城市信息化体系、城市物流体系、城市旅游文化制度等基础设施体系发展还不完善,各体系之间的发展程度也极不平衡。中小城市第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中小城市的投入都有所提高,但未能够形成城市的独特性发展,对于城市创新的投入却在下降,尤其是受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当前在中小城市拥有一个规划发展的总体目标,在规划建设中所采用的措施是一样的。如构建现代旅游城市,开发老街,建立美食一条街等等。这大大制约了城市打响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受规模、技术、配套资金等的影响,城市建设发展主要朝着现代化、生态化发展,而未能够针对于各个中小城市发展的资源条件的差异,实现中小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三、新丝路下的中小城市品牌形象的创建渠道(一)利用优势资源,调节城市发展结构中小城市要紧跟形势,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好本地优势资源,加快本地的旅游资源、商业产品特色品牌的发展,尽快调整好城市发展结构。第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中小城市的发展特点、发展资源,科学规划战略发展方向、规模、模式和措施。第二是规范管理。政府要组织人员展开对旅游城市、石化城市等的城市标准建设,从而才能够规范管理和监督。如引导企业建立产品条形码制度,加强产品防伪能力和可追溯能力。第三是要打造亮点,创立品牌。充分研究挖掘城市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要素,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和帮助其解放思想,引进人才,整合资源,融资壮大,争取上市。在不断充实各方面人才的同时,不断融资壮大资金实力,争取专项资金,设立专项奖补,对品牌建设主体给予重点扶持。这样才能发挥龙头企业的驱动作用,充分激发产业活力。(二)推进产业化建设,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第一增强产业化发展意识。即在城市的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组带,对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进行生产、销售、服务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如某中小城市主要是以畜牧业发展为产业特地,要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求通过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延长了畜牧业的产业链,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最终带动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在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制度建设等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各龙头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集聚发展,延长产业链,引进或鼓励外来优秀企业能够以自主创办、领办合作社或参股等形式,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和影响能力;通过项目建设补助、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等方式鼓励或引进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深度化发展。(三)构建中小城市品牌形象的发展新模式第一是对于中小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而言,要求能够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展开更新换代。通过转换生产经营主体、改善产业组织形式、改革调控监管方式、完善保障服务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第二是要求能够实现“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利用产品、品牌优势,发展城市电子商务,丰富城市的产品,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产+加+销+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广公司+个体,产加销服务一体化的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在城市内部形成“城市自律、社会监督、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监管调控模式。建立政府部门主导城市品牌建设调控监管模式,由政府统筹规划,以信息技术的嫁接应用为基础,推动畜牧城市的数字化生产和信息化交流,探索建立城市信息大数据库,制定智慧城市数据标准、共享标准、共享原则和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城市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让大数据为中小城市发展服务。第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完善人才保障工作要求理清城市发展中现有的人才结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利用政策优势引进优秀的城市建设发展人才队伍。还要求能够通过参加和举办各类培训学习班等形式对城市建设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要举办各个产业发展的培训班,邀请行业的精英向中小企业的人员传授创业发展科学技术,实地解决城市建设发展的不足。四、结语综上所述,在新丝路下,社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城市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是重中之重。而中小城市如何在现有的发展趋势下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小城市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还要求城市能够转变自己的产业结构类型,大多数中小城市都承担着一二线城市辅助区的功能作用。参考文献[1]张昕.“丝路”特色小镇设计中的文化表达—以云南丽江东方文化小镇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技艺,2019(03):123-125.[2]王丽.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探究—以丝路起点大唐西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7(24):94.[3]胡纯.丝路旅游品牌的节点城市依托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4]张小语,管风刚,韩美堂.丝路扬帆,创新发展—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J].走向世界,2015(16):56-59.[5]邓红霞.兰州“丝路夏宫”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推广[J].中国包装工业,2014(06):63-64.

文章来源:《新丝路(上旬刊)》 网址: http://www.xslzzs.cn/qikandaodu/2020/0721/392.html

上一篇: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观感与思考
下一篇:你来我往,“卖”“买”双赢 ——中欧班列谱

新丝路(上旬刊)投稿 | 新丝路(上旬刊)编辑部| 新丝路(上旬刊)版面费 | 新丝路(上旬刊)论文发表 | 新丝路(上旬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丝路(上旬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