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新丝路(上旬刊)
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ISSN:2095-9923
CN:61-1499/C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9
期刊分类:社科综合
期刊热词:
国有企业,高职院校,小学数学,小学语文,一带一路,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企业,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国有企业,教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高职院校,党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乡村,大学生,高职院校,高校,经济带,扶贫,互联网,一带一路,丝路,丝绸之路,学刊,经济走廊,学科建设,经济合作,全球治理,人文交流,人文,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大航海新丝路

来源:新丝路(上旬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1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交通运输部多次表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沿路各国的共同愿望,我们将加强与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多边合作,增进理解,务实推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磋商,完善联合工作机制,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一条促进沿路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的航海事业正步入一个暂新阶段:

首先, 我国海上交通正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秉承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所谓港口互通互联即指硬件、软件和人员三个方面的互通互联:一是物理层面的硬件互联互通,二是信息层面的软件互联互通;三是广义层面的互联互通,主要指在物理互联互通和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港口之间开展的人员、技术、政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乃至区域经济和文化上的协同发展和全方位互通互联,这也是港口互联互通的终极目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一条蓝色洁净的飘带将沿线的国家地区紧密联系起来,海上运输就是这条飘带的血脉。据悉海上运输承载了全球国家间货物贸易约85%的运输量,承担了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的90%以上,为祖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一步,随着港口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的深化、大型高效现代运输船队的壮大,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海运通道将为这一地区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其次,积极应对船舶大型化,船舶大型化是国际航运业多年来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当前市场运价持续低迷、单位成本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更推进船舶从大型化走向超大型化。2008年底全球在营“万箱船”仅有15艘,而金融危机之后的6年时间增长了31倍。截至目前包括未交付的“万箱船”订单已经达到464艘,“万箱船”已经广泛投入到远东至西北欧、地中海、波斯湾、美国西海岸。随着新巴拿马运河拓宽通航,至美国东海岸也将迈入“万箱船”时代。事实上,目前集装箱船大型化已进入‘两万箱’时代。

船舶大型化不仅对船舶的设计、建造和操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港口的转型升级、打造区域航运中心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航运企业通过联营共享航线网络、通过合作提供更优质的航运服务,可以降低规模运输生产成本。随着船舶巨型化趋势加剧,进入各港口的船舶尺度越来越大,对港口和船舶驾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港口设施、航道条件有限,难以接受巨型化的挑战;另一方面承运人和收货人希望使用更大的船来运输,千方百计地降低运营成本。就世界范围来看,真正能符合大型、超大型船舶的天然良港并不多见,绝大部分港口需要花费巨资不断拓宽和浚深航道来满足,自然给引航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第三,倡导打造“绿色丝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希望,沿线的港口和海运有共同责任,把它打造成为绿色之路、繁荣之路、希望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打造“绿色丝路”:

一是沿线各国要在研究设置本国沿海排放控制区方面交流经验、形成共识,共同推进船舶大气污染的防治,实现海上运输绿色发展;二是国内外沿线的港口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三是沿线国家要共同合作开展远洋船舶应用LNG的系列研发推广工作,共同推进清洁能源应用;四是沿线港口企业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推广应用船舶使用岸电;五是沿线国家的科研机构要围绕全电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基于物联网的散杂货码头管控系统、集装箱卡车全场调度系统、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等这些绿色港航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定期技术交流沟通机制;六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港航企业要率先发起、共同出资,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绿色港航发展基金,资助绿色港航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为绿色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文章来源:《新丝路(上旬刊)》 网址: http://www.xslzzs.cn/qikandaodu/2021/0624/709.html

上一篇:百年一棉丝路全球
下一篇:新丝路中国走出去之钥

新丝路(上旬刊)投稿 | 新丝路(上旬刊)编辑部| 新丝路(上旬刊)版面费 | 新丝路(上旬刊)论文发表 | 新丝路(上旬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丝路(上旬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